撰稿/摄影:汉语国际教育系
suncitygroup太阳官方网站教工第四党支部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鹤山市龙口镇霄乡古村,围绕当地鲜卑族源氏的发展变迁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调研活动,从而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5月12日,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傅思泉、党员教师孙燕琳、杨文琴、周新新和原北京理工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鹤山大史略》作者陈坤林教授同鹤山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共龙口镇党委、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举行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霄乡古村源氏鲜卑后裔源流’课题研讨会”,围绕霄乡古村的历史文化宣传,共同探讨编写《源氏鲜卑族历史源流考》一书。
研讨会伊始,龙口镇党委委员李高东和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源荣枝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霄乡村史馆,了解霄乡古村源氏一族的由来。这段历史富含中华民族文化史和中华民族融合史,是研究中原华夏先民与东夷、北狄、西戎、南蛮各族先民之血脉文化大融合的典型案例,是中华民族融合史极其宝贵的缩影。


大家一起参观了整个霄乡古村,见证了古村里沉淀700多年历史文化,从“日月井”到“烧番塔”,从各大公祠到一系列源氏后人爱国护国的英勇事迹,霄乡古村展现出“中国传统村落”“美丽侨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的独有魅力。



为发展霄乡古村历史文化旅游、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教师第四党支部同各方共同讨论编写《源氏鲜卑族历史源流考》,会议决定以“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与深化历史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写作方式编写此书,此书预计分为五个章节,20万字,将从“鲜卑源流与鲜卑文化”到“今日霄乡”去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史、民族融合史。


此次研讨会最终确定由教师第四党支部党员教师承担全书的编写工作。教工第四党支部将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服务于中共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扶贫建设工程,深入挖掘、整理、开发霄南古村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营造一个“探幽大半天,体验两千年”的宵南古村,从而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