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2023年10月13日,汉语国际教育系组织了系部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本次大赛主要以交流互鉴为主,要求所有教师开展15分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重点讲解课程思政部分,展现该章节内容所体现出的课程思政元素。

汉语国际教育系五位教师依次登台展示。教师杨文琴带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矛盾《子夜》的分享,她详细讲解了金融家、民族资本家、封建地主阶级等人物形象,最后指出“资本主义救不了当时的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教师郑云心讲解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王禹偁,通过他的人生经历点出了古代贤官的第一课“悯民之心”;教师周新新带来了“大学语文”中的“红楼梦”节选片段,通过宝黛的爱情引出新中国为国贡献一生的伉俪,他们的爱情为国为家,值得学习;教师孙燕琳讲解了“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中的跨文化交际,讲解了汉语教师在教外国学生时能够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展现了汉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教师傅思泉带来了“现代汉语”中“汉语语音的特色”,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汉语具有独有的音乐之美,随后,傅思泉分享了经典诗篇和中国俗语文化,不仅诠释了中华文化之美,也展现了汉语语音的魅力。

汉语国际教育系通过举办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突出价值引领,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展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系作为“课程思政试点专业”的建设成果。
(编辑/刘亚甜 审核/傅思泉 李琦 喻华林)